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Linux」標籤的文章

[Linux]在Windows 10安裝Ubuntu的安裝教學

圖片
    使用過Linux系統的人都會對Linux Shell的操作感到熟悉,在Linux Shell上可以寫程式、編譯程式,執行各種軟體等功能,是一個很方便於Linux與程式學習的環境,這是在Windows上所沒有的體驗。不過現在Windows 10已經可以安裝附帶在系統之下的Ubuntu子系統了,只要簡單的幾個步驟,就能夠在電腦中建立一個Ubuntu Shell,操作上就如同Ubuntu上的終端機,雖然在進階功能上會有一些限制,也沒有視窗UI,但是基本的功能與指令都可以使用。     接下來就來說明如何在Windows 10系統中新增Ubuntu子系統,從零到有的使用Linux子系統,可以從以下三個步驟來進行。

多執行續pthread使用筆記-C語言

      在C語言中使用pthread的筆記,完整的原理就不說明了,僅對於重要的部分加以示範。Thread用起來方便,對於Real-Time程式開發相當重要。以下就是筆記中的範例程式碼。

在USB隨身碟上安裝Ubuntu作業系統

圖片
      上大學之後都是使用筆記型電腦,筆電體積小、重量輕、省電、沒有一堆連線,效能也不差,在平常生活中以很夠用了,我想我家未來應該不會再買大主機電腦了,這是題外話。先前安裝Ubuntu系統都是在虛擬機上操作,很想嘗試真正用電腦的硬體來安裝,不過我真的捨不得把筆電的Windows蓋掉,而且筆電一次只能夠裝一顆硬碟,現在又幾乎是全滿的狀態,所以我就想到利用USB隨身碟來安裝作業系統。現在的隨身碟動輒16G、32G,我想應該很夠了吧。

寫一支讓電腦可以跟自己聊天的程式 - Python

圖片
      電腦可以語音辨識也可以說話,所以想要跟電腦聊天應該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次是要嘗試跟電腦進行對話,跟電腦聊天,感覺就是很有趣(但也感覺宅宅的)。這次同樣也是使用python來寫程式,關於語音辨識以及說話的部份可以參考先前的這兩份文章: 使用Google Speech Recognition做語音辨識 使用Google Text To Speech發聲

使用Google Speech Recognition做語音辨識 - Python

  Google的語音辨識能力很好,在Google的首頁就可以體驗到,雖然無法100%的神準,但是也夠用了。如果我們想要讓我們的程式具有語音辨識的能力,使用Google的語音辨識至少比我們自己手動寫出一套語音辨識系統強上太多了!   因為我想快速的利用Python進行設計,查找之下發現已經有現成的套件可以使用,就是python的pygsr套件來作,已經都定義好的物件,直接呼叫使用。pygsr的source可以從下面網址下載,可以抓下來自行安裝,如果不想這麼麻煩可以直接用python的pip指令新增套件。以下教學是使用pip的方式,如果想認識pygsr的內容,可以抓source檔案下來研究。

使用Google Text To Speech發聲 - Python

Google翻譯應該大家都用過,除了可以翻譯之外,還具有把文字轉為聲音的功能,就是所謂的TTS(Text To Speech)。這次我透過Python將這項功能變成可程式化,讓我們可以結合這項功能做到更強的應用。 這裡的操作環境是在Ubuntu作業系統, 因為Python已經預先安裝了, 這樣就可以不用管Python的問題,在終端機環境直接可以執行Python程式。

Lubuntu讓老朋友再度生龍活虎

圖片
這位老朋友是指我的上一部筆電,去年換了新筆電後,過了一個月沒開機硬碟就這樣壞了,所以其實已經一年沒有動它了。上週就從網路上買了顆二手硬碟來換上,主要是因為規格有點舊,是IDE 2.5吋,而且容量也不能裝太大,所以別人淘汰的舊品反而救了我的電腦。這台電腦原本配備的OS是Windows XP,但當初在使用時效能就已經不是很好了,且這台電腦我並不打算在上面使用Microsoft Office這類的工具,因此我認為Lubuntu是我的最佳選擇!Lubuntu就是Ubuntu+LXDE桌面,在適合硬體配備比較弱的電腦也可以有很好的使用體驗。 換上硬碟後我就馬上開機試試看,發現裏頭有作業系統耶(意外),不過除了作業系統外什麼都沒也,看來硬碟還是有做過基本的處裡,還算不錯。接下來就要將我準備好的Lubuntu 13.10光碟安裝上去了。

在XBMC中新增中文影片來源

圖片
這一次是要在XBMC上新增中文站台,這樣就可以看到熟悉語言的中文劇了。方法不難,安裝中文站台的補充包就行了。 下載補充包 https://code.google.com/p/xbmc-addons-chinese/

虛擬機VMware與VirtualBox的使用心得

圖片
當初會使用虛擬機的緣由是因為自己電腦上的硬碟每個磁區都已用了不少空間,而且又懶得搬動他、整理他。所以,與其大動干戈清出一個磁區來安裝另一個作業系統,還不如裝虛擬機,反正記憶體夠大,效能顧得住。 網路上常見的兩款虛擬機軟體如VirtualBox、VMware(當然還有其他的),此兩款皆很多人使用,也都有免費版本。VirtaulBox只要進入到 官方網站 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免費下載點;VWware的產品稍多,免費版的名稱叫做VMware player,進入他的 官方網站 後到「所有下載」頁面裡去找比較快。 不論是VirtualBox或者VMware,在客體作業系統(Ubuntu)安裝補充套件之前都需要先裝「build-essential」,只需要在終端機下安裝指令就可以安裝完成     $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如果沒有先安裝build-essential,在安裝虛擬機補充套件時,應該會出現類似安裝中斷的訊息,表示沒有完成安裝。

用OpenCV來擷取Webcam的畫面 - C語言

圖片
Webcam現在很常見,可以用來視訊對話、拍照、錄影等等,近期的筆記型電腦都有內建了,而市面上賣的獨立USB攝影機甚至可以拍攝HD畫質呢。除了比較一般的用途,我們還可以利用Webcam把畫面加入程式裡。這次是自己動手寫程式,利用OpenCV的函式庫來擷取攝影機(Webcam)的畫面,可以從螢幕上看到Webcam的內容,也可以根據個人需求變成一個自動拍照的攝影機。 軟體部分是用C語言加入OpenCV函式庫,硬體部分就是筆電上的內建攝影機而已(夠簡單吧)。軟體編譯的是在Ubuntu下使用gcc編譯。

安裝XBMC於Ubuntu上的初體驗

圖片
XBMC是一套影音軟體,可以執行在Linux等多種的作業系統下,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可以自動訂閱影片來源成為一個個人影音空間。之前有試過Raspberry Pi版本的Rasbmc,有嘗試玩一陣子XBMC,但畢竟Pi的效能有限,在某一次的死機之後就再也開不起來了(系統損毀)。所以想要嘗試一下再Ubuntu上安裝XBMC,我想這次應該就不會有效能上的問題了吧。

在Ubuntu作業系統上安裝OpenCV

圖片
這一次是要將OpenCV安裝在Linux系統下,有了OpenCV就可以快速的進行影像處理,非常的方便好用。這一次要裝的是 OpenCV 2.4.6.1 的版本,搭配 Lubuntu 13.10,因為Ubuntu與Lubuntu的內容大概只有桌面環境是不一樣的,所以我想兩者在安裝上是沒有差別的。而OpenCV的主程式中副有很多有趣的範例程式,也可以藉此找到想用的功能,加入自己的程式中,且可用於多種程式語言如C、C++、Python等。 這些安裝步驟是前些日子在網路上找到的,經過實際測試後整理出來的結果,最下面參考來源是原始網頁的內容。

在Linux上常用的終端機指令(shell)整理

圖片
我初次接觸Linux時就是使用Ubuntu,有豐富的圖形化界面,不過要上網、看檔案、打文件其實都已經綽綽有餘了。但難免還是會有需要打開終端機輸入指令的時候,初時還真令人手忙腳亂,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後,發現文字界面的操作其實挺容易的,而且有時候會比圖形界面來的方便。接下來整理一些基本常用的指令,讓進入終端機後不至於會手忙腳亂。 以下只要是指令,該行都是以「$」來開頭,這個符號叫做shell prompt,就是打開終端機後所出現在畫面上的這個符號,我們所有的指令都是輸入在這個符號之後, 這個符號是終端機自己產生的,不需要手動打 。只要這個符號出現,我們就可以開始輸入指令。

在Ubuntu上的第一支C語言程式

圖片
安裝好Ubuntu之後要寫C語言程式需要先安裝編譯器(如gcc),再來就是文字編輯器了,Ubuntu有內建gedit可以使用,不過也可以使用文字介面的文字編輯器vim。在我第一次接觸vim就覺得這編輯器太有趣了,所以有的功能都是用鍵盤操作,只要有鍵盤就可以工作了,不過因為指令功能有點多,比較罕用的功能還是記不太起來...。

初次使用LXDE桌面於Ubuntu 13.04

圖片
今天看到了關於製作PCMan的程式設計報導,其中有提及到LXDE桌面的設計緣由。於是我心血來潮的也來嘗試,本身的ubuntu作業系統是安裝再VMWare之中,所以桌面對系統的負擔當然越小越好。LXDE桌面目前有預載入Lubuntu中,而透過安裝的方式一樣可以讓Ubuntu使用到LXDE桌面。

在Ubuntu上使用Boa Server作為網頁伺服器

圖片
Boa server是一個輕量化的web server(網頁伺服器) 執行起來所佔用的CPU資源較少 想要執行web server呈現網頁又不想佔用太多資源的話,boa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也時有應用在嵌入式設備的例子

Facebook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