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劇]觀賞音樂時代作品「渭水春風」時代大作。2018年10月台北大稻埕戲苑演出心得


    以往在學校聽到音樂劇,都是介紹國外的知名作品,像是羅密歐茱麗葉、歌劇魅影、西城故事、悲慘世界等等的外國作品,讓然覺得充滿距離感。其實不光是國外,台灣還是有許多自行製作的優質音樂劇作品演出,能夠讓藝術貼近本土的文化內涵。這次在音樂時代的Facebook粉絲專頁看到了台灣音樂劇三部曲<渭水春風>的演出消息,就非常期待這次的演出,決定這次也要進戲院觀賞這場現場演出的台灣音樂劇。這一次的演出時在台北迪化街的大稻埕戲苑,對我來說是一個很陌生的場地,也是我第一次到這個戲院看戲,感覺也是一個很新鮮的體驗。





    大稻埕戲苑就在台北的迪化街商圈中,一旁就是非常著名的霞海城隍廟,聽說這裡的月老相當的靈驗,來參拜過的男女大多會心想事成。迪化街這裡也同時是台北著名的南北貨大街,每當過年時節就是新聞爭相報導的年貨大街,非常的熱鬧。

    這一次的場地非常巧妙的在大稻埕演出,也就是渭水春風音樂劇故事背景的主要場所,同樣的地方在百年前正上演著一段台灣的社會運動,也就是這部音樂劇主要的故事主軸。


2018年大稻埕戲苑演出


    這一次的演出卡司仍然由殷正洋擔綱主角蔣渭水的角色、演唱實力豐厚的江翊睿也在這次飾演重要的男配角稻垣藤兵衛,其他角色則與多年前的演出有點不同,但是依然將本劇的內容展現的淋漓盡致。歌唱的部分更是好的沒話說,尤其是在劇中非常多的合唱劇碼,在現場聆聽的感受比起原聲帶錄音更加感動萬分。



    睽違7年多,當時的渭水春風音樂劇在人員編制與舞台呈現與現在有很大的不一樣。當年在國家戲劇院觀賞時的舞台是一個二層樓的立體舞台,角色在裡頭穿梭場景,感覺非常的有大稻埕小樓房的感覺。這次2018的再製版本舞台的部分少有簡化,主要以快速的道具換場、舞台的投影設備,來重現這些充滿百年前台北的街道景色,也是一種很特別的場景設計方式,

    說到音樂劇的重製,其實每一次的再演都會帶有一點小變動,有時候也會更換部分的演出者,以至於每一次看戲的感覺都會有點不一樣,帶來一些進步或是修正,這是欣賞現場音樂劇的小驚喜,也是藝術演出令人著迷的地方。

    此外,即使是訓練有素的演員、經過多次的排練,能夠在每個演出場次中表現出穩定高品質的演出水準,但是在不同的場次中演出,其實都還是有一點不同的味道的,帶來不同的體驗,這點是在多的錄影錄音也超越不了的感動。


<渭水春風>本次2018年大稻埕戲苑卡司陣容:
蔣渭水:殷正洋 
陳甜:林姿吟 
林獻堂:林伯龍 
稻垣藤兵衛:江翊睿 
李菜:鐘筱丹 
塔道諾干:徐詣帆

台灣就是咱的名


    在音樂的部分,其中場面最浩大的合唱曲目就是在上半場的最後,由「台灣是我們的名字」開始,接續的是「天降大使命-台灣文化協會會歌」曲目接續演唱,是在上半場的高潮曲目,也是在2011年第一次觀看時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個場景。即使我已經在原生帶中把這首曲目聽不下數百次了,在現場看到全場的歌舞合唱,還是不禁感動的無法自拔。

射日的祖先正伸手


    在下半場的劇情中,有很大的一個橋段在敘述賽德克族的反抗運動的部分,也就是我們課本裡所教的霧社事件,有震撼的打鬥場面與抗爭橋段。在其中長老所演唱的歌曲「射日的祖先正伸手」的曲目,女高音的旋律線與聲線都非常的優美、扣人心弦,雖然這首曲目是以賽德克族語所演唱,與我有些語言隔閡,但也是讓我印象深刻的曲目之一。

東海狂濤嘆迷濛


    林獻堂在其中也是具有一個舉足輕重的角色,是霧峰林家的代表性人物,也是歷史課本中必然會提到的地方仕紳,在日本殖民時代是知名的非武裝抗日人士,主張設立台灣議會的自治運動。

    在渭水春風中,林獻堂這個角色也有許多露面的鏡頭,其中的獨唱曲目「東海狂濤嘆迷濛」深沉的低音,顯得這個角色的深思熟慮與成熟穩健的形象,讓我對這個角色印象深刻,充滿共鳴的聲線與寂靜的旋律線,也在前段歡樂氣氛與後段緊張抗日活動之間做了一個轉折,有種暴風雨前的寧靜感。

坐位視野的分享


    第一次前往大稻埕戲苑,其實不太清楚該選擇哪個位置比較好,當準備要購買的時候,大部分中間以及前面的位置都已經售出,因此選擇就剩下較貴的前排座位、後排坐位、兩側的座位。

大稻埕戲苑 第15排座位視野

    由於場地看起來並不大,總共不到20排的座位,其實比起像是國父紀念館來說已經小很多了,因此決定選擇後排,但是較靠近中間的位置。這一次的演出我們是坐在後排中間的位置,我們的位置是在15排中間的位置,整個劇場空間不大,即使我們接近最後一排也能夠將演員在舞台上的肢體動作看得很清楚。



音響


    在音響方面,自從之前在國父紀念館看完法國音樂劇「羅密歐與茱麗葉」之後,音響的品質就讓我非常地在意,因為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好的音響可以讓音樂劇錦上添花,破的音響只會讓人想在現場找個洞躲起來。

    當時在2018年羅密歐與茱麗葉演出現場,音響真是差勁到的極致,在一旁聽到很多觀眾覺得是國父紀念館場地的問題,但我認為會有如此差勁的音響應該是主辦單位對於音響設備不重視所致,不論是採用國父紀念館音響或是請外包音響公司進場,沒有管理好音響品質,不僅犧牲演出品質,也讓觀眾無法欣賞到音樂的精隨。

    遙想2011年4月音樂時代在國父紀念館演出<隔壁親家>時,音響表現也沒有很糟,「盟誓」的四重唱和聲讓我對隔壁親家的曲目留下很好的印象。

    回到這次的在大稻埕戲院音樂劇演出,我覺得音響設備算是很好的,每個演員的聲道都能夠透過音響很好的呈現,在演唱高潮橋段或是眾人合聲的部分,都讓人感動萬分,在戲劇中的情緒堆疊加上完美的和聲,在當下真的感受到原聲帶CD所沒有的音樂穿透力,讓我覺得非常值回票價。

回顧2011年在國家戲劇院的演出節目本


    格主曾在2011年5月20-22號的期間到國際戲劇院觀賞在渭水春風,當時的搭乘建國百年的列車,渭水春風在國家戲劇院盛大演出,同年在國父紀念館也有隔壁親家的演出,讓我對音樂時代的音樂劇留下深刻的印象。

    這場音樂劇演出有一個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格主因為太晚出門,錯過出門的公車時間,以至於差點看不到演出,幸好後來路途上加速前進,在演出開始前能夠及時趕到現場,是一場驚險的回憶。



<渭水春風>2011年國家戲劇院卡司陣容:
蔣渭水:殷正洋 
陳甜:洪瑞襄 
林獻堂:程伯仁 
稻垣藤兵衛:江翊睿 
李菜:羅美玲 
塔道諾干:徐詣帆 
流浪舞蹈劇場/邱君強指揮長榮交響樂團

渭水春風CD原聲帶


    在2011年觀賞渭水春風的時候,有在會場上購買了官方推出的渭水春風原聲帶,這份原聲帶是渭水春風在首場演出時的現場錄音,是當年首演時的陣容演唱版本,我認為這齣音樂劇的音樂非常好聽,十分具有紀念價值。

    這份原生帶採用選粹的方式收錄,意即不是全部的曲目都完整收錄在其中,有些比較小的橋段就沒有在其中,不過其中經典的曲目都一一收錄其中,完整聆聽仍然可以感受到一部音樂劇的進行脈絡,這也就呼應著渭水春風正是透過音樂的乘載而組成的一部音樂劇,是一齣充滿感人音樂的戲劇。


後記


    談到渭水春風故事的主軸,是關於蔣渭水發起台灣社會運動的一個過程紀錄。雖然距今經過了數十年了,時空背景已經物換星移,但是目前的台灣仍然面臨相同的問題,就是我們每天都吵的沸沸揚揚的獨立與正名問題,其實說起來其實是很令人感概的。

    即便到了今日的台灣,雖然進行各種上街頭的社會抗爭運動、文化改革運動都是非常自由的存在,對於東京奧運的正名運動我們也能夠連署並在2018年的11/24進行公民投票。但依然還是一個非常難解的議題,也容易受到抨擊,實際執行難度還是非常高。



    今日與蔣渭水時代的日本殖民時期相比,現在的我們對內 能夠有安定的自治社會大家不用被殖民管束;但是對外則依然是碰上了台灣百年難解的獨立正名議題,受到當今亞洲強權中國的阻擾,使我們在世界上變成一個不受承認的國家。每每在國內覺得不一回事了,但是只要踏出國門,這種無法明確表明自己身份的心境就讓人忐忑不安,究竟我們應該是中國人、中華民國人、還是台灣人。連我們自己都無法明確肯定的問題,外國人是否也會對我們的身份有相同的困惑?

    蔣渭水的故事只是陳述了一個時代的寫實過往,格主認為這個故事與現代台灣政治的統一/獨立問題沒有關連,我們應該以客觀的角度以及藝術的眼光來欣賞這部台灣自製的偉大音樂劇作品,他呈現的是一種時代的無奈以及歷史的雲煙。然而,在觀看渭水春風的音樂劇故事後,還是讓人非常嚮往有朝一日我們能夠對世界上所有的人說我們生在台灣,我們長在台灣,台灣人是我們的名字。



留言

Facebook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房屋]裝潢紀錄分享- 基本包冷氣管包梁工程。把冷氣管隱藏得無影無蹤

[印尼]印尼 巴淡島 旅遊 TOP 100量販超市必買商品推薦。咖啡、生活用品、泡麵

[工具]線上模擬器。簡單的硬體電路模擬小工具Falstad: Circuit Simulatior Applet

[食記]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河畔餐廳 主餐+自助餐吃到飽心得

[心得]天作之合音樂劇「阿堯 Shemenayha」 at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比較]微軟Microsoft Surface Go v.s. 華碩ASUS T103HAF輕巧變形筆電規格比較心得

[開箱]三星平板Samsung Tab A7 Lite 使用心得分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