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不到台幣15000元的便宜高CP值高通S845手機。小米POCOPHONE F1、小米8、華碩ZenFone 5Z。追求優質高效能的便宜低價手機
這次要來比較的是關於價格較親民的平價旗艦手機,當高通驍龍845系列手機一直接著一隻推出,旗艦手機的定價也屢屢突破天際,展現機皇的高身價,其中當然也不乏價格落於15K以下的低價機種,以消費者最能夠負擔的價格帶為出發點,打造性價比極高的高規格手機。
過季手機會降價、會跳水並不是大新聞,但是通常要等到手機上市半年之後跳水幅度才會有明顯的下降。與其等待一款手機跳水、等到天荒地老、等到新機變舊機,還不如直接購買低價位的旗艦機種,用合理的負擔搶先享受高效能帶來的便利性與工作效率。
這一次所預設的目標是1.5萬元以下的目標,找到了價格極具優勢的華碩ZenFone 5Z、小米8、小米POCOPHONE F1。以下就來看看他們的價格以及規格有什麼差異。
在追求屏佔比的浪潮當中,從蘋果iPhone X所帶領的瀏海屏開始,又將螢幕的邊框設計帶到了新的範疇,各家手機廠商也爭相致敬。今年2018所推出的這三款低價旗艦手機也都有瀏海的設計,雖然還沒使用過的人可以會預設立場覺得會不習慣,或是跟著風潮跟著附和很醜不實用等等的問題。不過以格主的自身經驗來看,大概用個幾天就習慣了,反而在回頭看傳統的大邊框手機反而會覺得螢幕太小不太習慣。
雖然很多人都有聽過「現在的S845是效能過剩,其實買S660就夠用了」之類的話語,但實際體驗過兩種不同處理器的經驗,還是能夠明顯的感覺到S845的手機反應速度就是會比S660快一點,這種速度的差異可能要將兩種手機同時操作最能夠看出明顯的不同。
即使這個高階的S845處理器與其他中低階晶片之間的微小差異只有高速攝影機才能夠追得上,但是在每天都要使用的手機來說,一點點的速度差異,例如開啟APP的速度,每天頻繁的使用下,還是可以被人類敏銳的觀感力所察覺,影響著手機的使用者體驗。
(1)ASUS ZenFone 5Z
台灣定價:14990元華碩這款旗艦手機ZenFone 5Z從外觀看起來跟ZenFone 5幾乎無法分辨,就像是雙胞胎一樣的兄弟機,但是兩款手機卻有著很不一樣內裝。ZenFone 5的處理器使用的是中階款的高通S636處理器,主打中階市場;而ZenFone 5Z則是採用高通的S845處理器,也就是本次要考慮比較的機種。
華碩的ZenFone是台灣品牌,使用ZenUI的介面,如果對於品牌國家有迷思,使用ZenFone應該是不錯的選擇,如果有故障還是壞掉,也可以就近找皇家保固,以台灣市場來說,買華碩應該是挺方便的選擇。
(2)小米8
台灣定價:13999元小米一直以來都是以低價著稱,推出各種規格強勁的低價手機,早期手機推出都是一機難求,還會出現排隊搶購手機的奇景。不過今年來智慧手機熱度比較退燒,加上台灣也可以透過小米直營店以及網路購買,要買到新版的小米8應該是非常容易的事情。
小米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抄襲者,能夠將蘋果各種新特色致敬的惟妙惟肖。小米手機的特色通常就是當年iPhone的特色,今年所推出的小米8當然也不例外,從外觀看來真的與Iphone X有非常相似的外表,而且還具有目前高通陣營最強的SOC SDM845,各方面可說是無懈可擊。
小米的旗艦手機最厲害的就是總能夠端出各種高端的硬體規格但售價卻遠低於市場的平均價格,是非常厲害的手機品牌,而小米8這次更是展現了超高的CP值,將各種高端的技術都放在手機上了。
(3)小米POCOPHONE F1
台灣定價:10999元最後的這款小米POCOPHONE F1可以說是市場上的殺手鐧,打著高通驍龍S845的招牌,竟然只要賣10999的超低價格。不僅比自家的小米8還要低價,甚至還比其他廠牌的驍龍S600系列的手機還要便宜,可說是跌破大家眼鏡的超低價。
在同一間廠商已經推出了分便宜的小米8手機後,竟然能夠再推出更便宜的POCOPHONE F1,實在是令人相當的膽戰心驚,不知道在極致Cost Down的策略之下,會不會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缺點隱藏在裡頭,這也是挺令人擔心的一件事情。
POCOPHONE F1的上市,最具亮點的地方就是10999的超低價格,除此之外他還有與小米8不同的市場定位,這款手機以賽車F1命名,還有主打電競手機的設計特色,可以讓玩家體驗到更好的CPU效能。
雖然看過實體手機,POCOPHONE的外觀設計並沒有像小米8這樣新潮,一體成型的塑膠背蓋確實不像小米8這樣好看,但對於著重內在的重度遊戲使用者來說,外型應該不是一個太大的重點。
三支手機的規格比較如下,以下資訊都是從台灣版官方網站節錄資訊:
水冷散熱系統
三款手機使用的都是S845手機,但是在POCOPHONE的規格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就是他所主打的LiquidCool水冷技術。
這個水冷技術有點類似筆記型電腦使用的導熱管設計,可以更快速的把處理器所帶來的熱能散去,讓處理器不會有過熱的問題,提升手機的效能表現,對於長期高性能運行的遊戲手機就像如虎添翼一般。
儲存空間
在記憶體的部分,各家手機都是採用6G RAM的高記憶體配置,能夠應付多重APP開啟時的大量記憶體佔用,也是目前多數旗艦手機採用的規格。
儲存空間部分三款手機都標榜採用UFS的規格,有著比eMMC更高的讀取/寫入速度的優勢。在容量上就有些許的不同了,小米8以及POCOPHONE都是採用用128GB的空間,而ZenFone 5Z最小僅有64GB的空間,雖然都很夠用,但是容量差距有一倍之多,還是可以想想自己的需求要多少空間才夠。
外接記憶卡支援
要注意的地方是關於MicroSD擴充的問題,如果有習慣在手機使用記憶卡的使用者一定要特別注意到小米8是沒辦法擴充MicroSD記憶卡的,他的插槽只支援兩張sim卡。其他兩款從規格看起來都有MicroSD插槽,可任意擴充。
外接記憶卡主要影響的地方在於如果把重要資料(照片、影片)存放在記憶卡,當手機以外壞掉的時候,只要把記憶卡取出就好了,資料還可以從記憶卡中找到。反之,沒有記憶卡的手機全部的資料都要存放在手機的內建記憶體中,如果手機掉到水裡或是被車輾過造成主板損毀,資料就無法救回來了,因此平常就必須做好資料備份工作,做好可以將照片影片等資料隨時與雲端空間同步。
相機
相機部分也是各家手機大廠主打的宣傳點,從2018年起,各家廠牌紛紛推出了各家的AI攝影功能。這其實也不是很新穎的技術,如果有使用過數位相機或是Sony Xperia相機的使用者,應該早就很習慣自動模式下,相機會自動AI偵測場景與拍攝模式了,例如SONY數位相機裡的金相機(高級自動)模式,大概就是類似目前所推出的AI相機。
只不過這些本來難度較高,普遍已經普遍應用在數位相機的智慧場景識別功能,被手機廠導入手機中,因此重新定義,並給他一個新的名詞叫做「AI攝影」。這種宣傳手法,對於沒有使用過數位相機的民眾來說,無疑是一種前無古人的創新功能,因此宣傳效果也就非常顯著。
回來說到相機的比較,兩家手機的相機鏡頭看起來硬體規格並沒有差很多,都是使用1200萬像素的主鏡頭,不過在這裡可以發現小米8有特別針對DXO評分進行調教,因此可以達到相機界的權威標準DXO破百分的認證,看起來是技高一籌的。
人臉辨識系統
三款手機都有人臉辨識系統,可用於人臉辨識解鎖,使使用上比指紋辨識還要快速方便,但其中還是有一些差別。
ZenFone 5Z的人臉辨識系統是採用前鏡頭進行人臉識別,仰賴的是環境中的光源,如果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可能就沒辦法順利進行辨識了。
小米8與POCOPHONE F1的人臉辨識系統採用紅外線光源的解鎖系統,手機在進行人臉辨識時會發出人眼看不見的紅外光,透過紅外光接受器擷取畫面進行識別,因為是主動發光的方式,在黑夜中也不會受到影響。
螢幕
螢幕的部分,外觀形狀都是採用瀏海螢幕,螢幕對角線尺寸大約都是6.2吋,具有Full HD等級以上的2246 x 1080解析度,在細節顯示上都可以達到細緻的等級。
其中的差別就在於小米8使用的是AMOLED螢幕,其他兩款都是傳統的LCD螢幕。在規格上因為有AMOLED的加持,小米的螢幕可以有更高的螢幕對比顯色能力,顯色能力也會更鮮豔。其他兩款則是一般常見的LED螢幕,沒有特別突出的顯示特色。
網路連線
手機網路連線的部分通常都寫得非常難以閱讀,主要是因為我們通常不會記得台灣市場上到底具備了那些頻段,常常看的霧煞煞。
其實能夠在台灣上市的手機,通常都會支援台灣常見的電信商所提供的頻段,如果電信商比較小眾,可能就要上網查一下頻段是否有支援。另外就是在頻段的支援度通常與手機的價格有正比的相關性,如果有預計要出國旅遊更換SIM卡的需求,最好可以也把國外的電信頻段納入考量。
在最近很火熱的CA載波聚合技術,能夠透過CA的技術融合不同的頻段達到更高的網路傳輸速度,是經常使用手機網路吃到飽上網的使用者會需要的一項功能,直接影響的是上網的流暢性。
在這裡可以看到ZenFone 5Z支援台灣地區的4CA表現最好,其次是小米8可以支援2CA,這兩款手機也都有4x4 MIMO的多天線設計,對於訊號表現會提升很多。
在這裡最差的就是POCOPHONE F1,對於CA的支援能力最差,且沒有表示多天線設計(應該就是沒有),所以在天線頻段設計方面,這款手機真的是被Cost Down了。
氣壓計
在感測器的部分,小米8多出了一個氣壓計的感測器,這通常是定規手機才有的感測器配置,雖然使用到的機率不大,但是可以用來偵測大氣壓力,對於海拔高度的定位也很有幫助,在此特別提出來說明一下。
後記
以上是是根據手機廠商官方網站上的公開資訊進行比較的結果,雖然手機售價越來越高,甚至突破天際的定價是一種市場趨勢,但是仍然有不少廠商致力於將旗艦機種的規格以消費者能夠負擔的價格推出,讓更多平民消費者可以體驗市場上的尖端科技。
我認為手機的應該不是一昧的挑選最高價位的機種來展現使用者的社會身份地位;而是要依照自己的需求,購買最適合的手機,以提升日常生活中的工作效率並兼顧使用者體驗,,才是購買3C產品的樂趣所在。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