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淡海輕軌營運通車-台北市工作通勤心得。輕軌捷運轉乘

新北市淡海輕軌

    淡水的第一條輕軌路線就在2018年的12月朱立倫前市長下台的前夕通車了,當時感覺就像是為了趕卸任收割般的緊急通車,許多硬體設施其實都還沒完全達到營運水平。不過隨著時間盡展,工程逐漸進行,營運狀況感覺也越來約穩定了。這次就來分享關於格主在這近半年來搭乘輕軌的乘車心得。






    格主家住在淡水行政中心附近的社區,上班的公司在台北捷運線上,在輕軌通車前主要都是騎乘機車走登輝大道往台北上班,如果下雨天就會考慮改搭公車再轉捷運。在輕軌通車後,通勤就多了一個搭乘輕軌的選擇,雖然同樣是要到捷運站轉車,但是感覺乘車的感覺更舒適了,也不受塞車的困擾,是下雨天的好選擇。


在輕軌通車時看的出來一切都很匆忙,也有很多讓我覺得有點不滿的地方。

淡海輕軌-捷運站連通道:通車大半年了還沒完工


    最令我感覺不便的地方莫過於通車已半年多,從淡海輕軌至捷運紅樹林站月台的連通道遲遲未完工。比起其他工廠項目,怎麼看都覺得連通道並不複雜,工程也不浩大,但他就是遲遲無法完工。


    這直接影響的就是轉車實在不方便。沒有連通道從捷運站到輕軌月台,剩下比較直覺的直線距離只有電梯,不過電梯的載客量有限,還需要等待電梯的上下運輸時間,不是一個很實用的轉乘路線。

    在沒有連通道的情況下,如果從紅樹林站出站,再繞到淡海輕軌樓梯上手扶梯的路線,怎麼想都覺得是在繞路,而且整整繞了一大圈,完全是個惹人生厭的路線。

紅樹林淡海輕軌轉乘路線

地圖位置: 點這裡


列車班次實在太少


    淡海輕軌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他的班次實在很少,每個小時僅有4個車次,也就是平均15分鐘才有一班車。對比平均6分鐘就有一車次的台北捷運紅線,輕軌這麼長的班距直接影響的就是轉乘候車時間以及便利性。若從台北捷運轉乘淡海輕軌,中間的轉乘時間最久可能達到15分鐘。

    以輕軌的路線規劃,輕軌15分鐘大約已經可以開到新市一路站、淡海行政中心站附近,大約已經是很多淡水人回家的距離。也就是很多乘客可能要多花一倍的時間在等車的時間,時間效益不是很好,更有理由選擇機車、公車等其他交通工具。

    班距太少、候車時間長,若是造成乘客的搭乘意願,則可能會成營運上的惡性循環。演變成乘客越來越少,反而增加車次的正當性下降的問題。希望輕軌在營運上軌道之後能夠將班距調整到5-10分鐘一班車的水平。




進出站感應機器感覺有點遲鈍


    輕軌的月台採用開放式設計,沒有嚴格的柵欄,收票感應器擺放在月台的一旁,乘客在進出月台的時候感應收費。

    不過使用過後就可以發現這個感應機的靈敏度似乎不太好,用起來有點遲鈍的感覺。每當有大批乘客同時進出站的時候就能夠明顯的感到這個感應時間實在有點久,有時候卡片要靠上去幾秒才能順利過站,所以消化大量旅客的時候就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

淡海輕軌-捷運悅境前




除了這些改善空間很大的一方,當然也有一些值得支持的地方。

夜間乘坐:末班車到12點


    對於搭乘大眾交通工具的都市人來說,最重要的莫過於偶爾加班、聚會時間太晚,深怕趕不上末班車的問題

    路上的公車在10點之後班次就會開始減少,車距也會拉長了,等公車變得充滿不確定因素。如果正巧沒趕上末班車,口袋深的可以搭乘計程車,但可能不太划算;省錢的可以騎U-bike,不過淡水地區路面多高低起伏,並不是這麼適合騎腳踏車,而且夜晚的馬路也較危險。

    輕軌的列車目前最晚是12點整發車,只要抓好時間,列車在紅樹林發車的時間是很穩定的,比起夜間等公車,這個有時刻表的列車比較令人放心。

假日也不會塞車


    淡水的交通每到了晴朗的週末都會擠滿大量的車潮,前往北海岸欣賞風景的旅客通常會將淡金路上擠的水洩不通,在龐大的車潮下路上交通嚴重阻塞,不論是自行開車或是搭乘公車都會受到明顯的影響。

    淡海輕軌路線是沿著淡金路的方向行駛至淡海新市鎮的方向,但他在交通幹道-淡金公路上有專屬的高架軌道,遇上路上的大車潮,還是能夠順利營運,在尖峰時段是很好的交通工具選擇。

下雨時的好選擇


    除了假日時段,當通勤上班日的通勤時段遇上下雨的時候,也是很好的交通工具選擇。加上淡水的雨多是聞名遐邇的,冬天進入雨季後,濕濕冷冷又下雨的天氣可是要持續好幾個月的,每天上下班都倍感狼狽。

    另一方面,車水馬龍的淡金公路遇上下大雨的濕冷天氣同樣也充滿危險,時常上下班都能夠看見路邊發生大小車禍,實在令人膽戰心驚。格主也曾經在寒冷的夜晚在淡金路上發生小擦撞摔車,實在令我永生難忘,現在想起仍然覺得可怕。

    在輕軌還沒通車之前,格主上班主要都是自己騎機車,每到下雨的時候上班時間車總是特別多,路上的車速滿,機車也必須要從外車道的路肩慢慢行駛,不僅下雨天騎車難受,還要更加小心翼翼的穿梭在車陣中,其實是很累人的。

輕軌VS公車


    比起輕軌與公車,其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輕軌的。輕軌在專有的軌道上行駛,可以不受到路況影響行車的時間、不會塞車,乘坐起來也比較穩定舒適。

    另一方面當然還是要回歸我的所在地-淡水。並不是每個地方的公車網路都像台北市一樣的素質高、有系統、規劃完善。淡水的公車在素質上就略遜一籌了,超級密集的站點,以及為了更多載客率而蜿蜒曲折的路線,有時都讓人覺得很失望。有些路線從北新路轉彎再從新市一路折回,有些路線則是從中山北路直行,實在令人眼花撩亂。

    淡水的客運路線像是從淡水捷運站樹枝狀散開,因此大部分的車到最後都會回流到淡水捷運站,因此在尖峰時段的中山北路一段,都是公車最擁擠的地方。接近捷運站前可能還會需要在永樂巷口或是華南銀行站排隊上下客,有時候會多花費很多時間,排隊時車子頻頻煞車的感覺乘坐起來也不太舒適。

    因此,平常出門如果沒有必須往淡水市區的行程,我都會直接考慮搭輕軌出門。

微笑莊園社區前

後記


    輕軌在營運初期的票價從免費時期,到優惠時期,到現在已經回到正常的牌價。最初免費時期的大排長龍場景現在也很少見了,漸漸的成為一條看起來很正常的交通路線,能夠通往一條有別於老淡水市區的新市鎮。

    淡水近年來為了發展新市鎮,開始籌建淡海輕軌、淡江大橋、淡北道路,等重大的交通建設。很高興能夠看到其中之一的淡海輕軌已經開始營運,也算是邁進了一小步,讓台北的大眾捷運系統能夠延伸到更多淡水的版圖上,與台北的交通網路更加密合。



    自從輕軌籌建、到興建、到通車至今,我們看到了許多網路上的負面評價,諸如:政治作秀、觀光列車、建商炒地皮路線、不實用,等等的評價。

    換個角度來想,對商業文章以及職業筆者來說,也許負面、充滿爭議的論點會比較容易吸引點閱率以及網友的關注,對於媒體工作者的收入是比較好的保障。不過在這些被特別放大的缺點背後,我們還是希望輕軌能夠真的發揮他的正面價值,成長茁壯為淡水的主要路上交通之一。


留言

Facebook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房屋]裝潢紀錄分享- 基本包冷氣管包梁工程。把冷氣管隱藏得無影無蹤

[心得]天作之合音樂劇「阿堯 Shemenayha」 at 台北表演藝術中心 大劇院

[印尼]印尼 巴淡島 旅遊 TOP 100量販超市必買商品推薦。咖啡、生活用品、泡麵

[食記]將捷金鬱金香酒店- 河畔餐廳 主餐+自助餐吃到飽心得

[工具]線上模擬器。簡單的硬體電路模擬小工具Falstad: Circuit Simulatior Applet

[開箱]三星平板Samsung Tab A7 Lite 使用心得分享

[開箱]超迷你筆電平板二合一隨身機入手。華碩ASUS Transformer Mini T103HAF開箱心得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