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華碩TUF GAMING VG27UQ1A 4K螢幕開箱使用體驗
這一次要開箱的是4K螢幕顯示器,由於舊的1080P螢幕已經了許久,感覺在解析度上面停滯了很久,因此這次想要更換螢幕,同時加大螢幕尺寸與提高螢幕的解析度,讓電腦的使用體驗能夠在顯示得部分提升工作效率。這一次同樣是購買華碩的螢幕,不過由於規格眾多、型號也非常多,在挑選的時候也花了不少時間,最終選定了這款TUF GAMING VG27UQ1A,螢幕為27寸3840x2160的標準4K解析度。
![]() |
外箱包裝 |
VG27UQ1A螢幕在購買時有幾個我在意的關鍵規格:
解析度:3840x2160(4K)
最高刷新率:160Hz
面板類型:IPS
介面:HDMI、DisplayPort、3.5mm音訊孔
聲音:內建喇叭輸出
![]() |
外箱包裝 |
![]() |
外箱包裝 |
螢幕的安裝大同小異,主要就是腳架的組裝而已,在外包裝紙箱也有簡易說明,只要裝起腳架,插上電源線、訊號線就可以開始使用。
![]() |
紙箱上的簡易使用說明 |
紙箱內是兩片大保麗龍,螢幕是夾在兩片保麗龍中間,外側簍空區有所有的零附件與說明書。使用前按照說明書的圖示就可以把螢幕腳架組裝起來使用了。這款螢幕的線材僅有附上電源線以及Display Port(DP)線,沒有HDMI線,所以如果是搭配一般筆電的使用者,要自備HDMI線來接,使用桌機的使用者應該都可以在主機背後找到DP插孔。
這款螢幕將傳統變壓器與螢幕本體合一,所以只要在螢幕本體的三腳電源孔插入AC電源線就可以使用了,不用額外拖著一科傳統變壓器,在螢幕後方的理線可以更簡約。
![]() |
所有配件 |
![]() |
安裝說明書 |
![]() |
安裝說明書 |
![]() |
電源線與DP線 |
兩片保麗龍的中間是螢幕本體,螢幕本體本身較重,我是在平躺的狀態先將腳架組上後,再翻正將螢幕立起,組裝時會比較輕鬆。
![]() |
螢幕本體 |
![]() |
安裝支架 |
螺絲包裝有一個L型扳手,但是很特別的竟然是十字螺絲,還是第一次看到DIY套件中會發現十字螺絲的L型扳手。
![]() |
十字型L扳手 |
V型底作外觀看起來包覆黑色塑料,但內容物是以金屬支架為主,所以他的支架強度與穩固還是很良好的。
![]() |
組裝底座 |
螢幕產品標籤的上方有三腳的AC電源線插頭,變壓器以內建在螢幕本體中。
![]() |
商品標籤 |
螢幕的另一側下方是訊號介面,這款螢幕有二個HMDI插座與一個DP插座,還有3.5mm的音訊插座,螢幕啟動時有自動掃描的機制,會自動將訊號轉接到有連接電腦的端口。
![]() |
輸入端口 |
這一款螢幕是搭著TUF的商標出貨,在背後有ASUS與TUF的圖案,還有一個電競元素的裝飾線條,感覺很華麗。
![]() |
背面 |
螢幕的正面除了特別留有下方的粗框之外,左右與上方都是做成細框的設計,正面的玻璃直接從顯示邊界延伸到外框,看起來有一種簡潔的風格。。
![]() |
正面 |
原先家中使用的是25吋1080P的螢幕,這一次換成27吋4K螢幕,尺寸大了三吋,感覺視野也有寬闊了一點,解析度的提升主要是能夠在螢幕上顯示更多的細節,也能夠在同樣的畫面中進行螢幕的視窗多開始,讓畫面在視窗並排與多開時看起來更清晰。
![]() |
ASUS VG27UQ1A(左),ASUS MX259H(右) |
螢幕選單的按鈕都在螢幕的右後方,最上方式一個搖桿,下方有4個按鍵,按鍵中除了最上方的取消顯示與最下方的螢幕開關之外,中間兩個可以客製化選項,調整成最常使用的項目,以我的螢幕來說就是設定成亮度調整與顯示模式切換,也可以調整成其他設定項目。另外螢幕選單中還有各式各樣的選項可以設定,感覺是一個很多功能的螢幕,有非常多的參數可以細調。
![]() |
按鍵圖示,實體按鍵在機身背後 |
![]() |
螢幕選單 |
![]() |
螢幕正面 |
目前大多的筆記型電腦或是電腦螢幕在使用時都是以60Hz的更新率在使用,而使用3840x2160 60Hz顯示的同時,需要注意的是電腦顯示卡的相容性,通常近期2~3年所出廠的PC/NB的內顯、外顯都能夠支援到4K 60Hz的顯示,如果使用到更早期的電腦來搭配,可能就無法支援4K 60Hz的螢幕最佳設定,使用體驗就會明顯的打折,在使用高解析度螢幕的時候也要特別留意。
如果想要知道自己電腦有沒有支援4K 60Hz的螢幕輸出,可以先確認電腦用於輸出螢幕的顯卡型號,再到原廠核對該型號的規格表的螢幕顯是能力,就能夠確認是否能夠支援。例如使用Intel CPU內顯,就可以在intel官方查到該內顯對應的HDMI的最大輸出解析度,使用外接顯卡也可以在規格書中查到該顯卡的螢幕輸出解析度。
![]() |
螢幕解析度設定 |
螢幕解析度拉高之後,就會發現滑鼠移動的速度變得非常緩慢,為了減少手腕的負擔,滑鼠的DPI也要跟著提升,把滑鼠移動的速度加快。在更換螢幕之後,我也同時把滑鼠的DPI拉至4200,才感覺到比較順手,不過這個滑鼠的速度是因人而異,每個人的使用習慣可能會有點不同。超過3000 DPI應該是很多老舊滑鼠很難達到的精度,建議可以購買DPI可調式的滑鼠,慢慢調整DPI的參數直到搭配4K螢幕能夠使用順手,減少高解析度使用下的手腕負擔。
![]() |
滑鼠DPI設定 |
後記
近期因為感覺1080P解析度螢幕在使用上內容有點擁擠,能夠顯示的畫面不夠細緻,因此才想要更換解析度高的螢幕,這一次更換的是家中的螢幕,所以挑選的一款TUF電競等級的螢幕,不僅用來辦公也可以用來玩遊戲等用途,所以選擇功能比較多的款式。在公司的辦公螢幕上,我也一併更換了4K解析度螢幕,不過由於純辦公用途,只選擇了功能基礎的ASUS VY27UQ,下一回也分享辦公室使用的4K螢幕。
留言
張貼留言